第 673 章 漢王(一)

“拒絕嗎?”

曹操呓語過後,完全沉默了下來。

因為幾乎在同時,他又收到了曹洪身死的消息,而且特別的具體。曹操知道這是明軍故意給他的,目的只有一個,那就是打擊他的信息,逼迫他投降。只是……

“這麽輕易就死了?還是死在城門口?”

“看來明軍的夜戰能力比想象的還要厲害,之前看到的弓弩也并不是明軍之中最為厲害的弓弩啊!”

在繼曹仁死後,曹操暗中着人保護曹範、曹初之後,又将曹馥保護了起來,同時遣心腹暗中出城,喚回了曹楷和曹震。

其人,均乃曹仁和曹洪之後,或子或孫。

……

撲棱棱~

信鴿落下,初始養鴿人并不在意,但是看到信鴿翅膀上的印記,面色陡然大變,接着快步上前一把抓住信鴿,迅速取下其腳上的小竹筒,死死捏在手中,然後才将信鴿扔了出去:“好生伺候着。”

其他人一看,也都知道為什麽,急忙接住,挑選最好的蟲子喂食……

“都督,涿縣急訊!”

帳門處的守衛本見一人飛奔而來,便要拔刀,聽得此言,急忙掀開了帳簾

“都督,涿縣急訊!”

高順早已聽到,站起來急忙上前,道:“東西呢?快,給本都督。”

“在這兒。”來人不敢怠慢,急忙将攥在手心的小竹筒遞了過去。

“陛下将至,高順都督務必盡快拿下兖豫二州,勿使陛下落入險境。”

話不多,僅三句。

沒有落款,但在信的背面有一個印章圖案。高順回轉身,從角落的箱子裏取出一物,仔細進行了對比,方才點頭确定了下來。

“沒有問題!”

高順接着迅速寫下一封回信,交給來人。待來人離去,高順呼道:“來人!”

“都督!”

“去請……”

“不用了,登已經來了。”

“長史聽到消息了?”

高順回應着,同時又對進來的守衛示意,讓他退了出去。

“嗯!”陳登點頭,然後問道,“可是陛下要南下?”

高順面露異色,不動聲色道:“長史如何得知?”

陳登笑道:“曹軍覆滅在即,陛下與曹丞相關系匪淺,應該是要一敘的。而且……漢帝的事情,無論是登還是都督都不好處理,唯有陛下才行。”

高順心頭松了口氣,贊同道:“沒錯,劉氏根深蒂固,最後會怎麽樣,還需陛下一言而決。”

就近些年,不,應該說近百年來看,劉氏的所為,實際上對百姓的傷害極大。黃巾起義,并非偶然,而是長久以來的困苦,讓他們的生活難以為繼,方才在有人站出來的時候,選擇了反抗。

畢竟民不與官鬥!只有到了逼不得已的時候,他們才會不得不反。

像高順等人來說,實際上受到的影響不小,要說對劉氏沒有恨那是不可能的。但是要他們斬了劉協,也不是那麽容易。

這就是劉氏統治四百年的威力!并不是簡單一句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”可以解釋的。

陳登點頭,又道:“不過,我們也該加強攻勢了。”

“禁衛的實力确實很強,但是他們到底人數太少,又要兼顧皇宮守衛,能分出來的人手不過三五千而已。或許仍是能護住陛下,但是凡事都有萬一,若是出現意外,無人能承擔得起。”

高順贊同道:“沒錯,所以首先就是要通知高覽副都督,同時加快調兵。”

陳登點頭道:“好,高覽副都督那邊由都督來通知,調兵的問題則由登來負責。”

南軍計有五十五萬之巨,而今投入大戰的是僅有三十餘萬,就算除去部分用于守禦各地的士兵,也尚有十萬人馬可調。十萬人,已經足以大大加快速度,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高順想了想,同意了下來:“好,就這樣定了。”

随後,陳登又建議道:“此時曹軍士氣衰頹,都督或可大軍前出,進抵許昌,後面分兵圍城。”

高順眼前一亮,道:“而且可以先一步切斷許昌和陳留的連續,或可逼迫陳留剩下的城池投降。”

第二天,高順就領兵十萬,長驅直入,撲向許昌東北面的扶溝,當道下寨,威吓許昌,并不直接圍困許昌,以免陷入四面圍困的局勢。

不過陳登并未随行,而是停駐外黃,負責調兵,以及圍困其他城池的軍務。幾乎高順每南下一地,就有一城被圍困。陳留、雍丘、圉縣、襄邑、尉氏、扶溝等,無一落空,穩住了高順後方的局勢。

此舉十分冒險,但是十萬大軍分兵圍困至各城,少的數千,多的如郡治陳留足有一萬五千人,再加上之前的大敗,以及外黃等城的陷落,也是令各城的曹軍不敢輕舉妄動。

曹操得到消息,只得傳令從陳國、汝南調兵,增援許昌,在東面的洧水西岸立下營寨,防止突襲。這也是高順最後選擇威吓,而不是圍困許昌的主要原因。

當此之時,後續的援軍相繼抵達,分作兩部。一部兩萬人,從河內、青州等地,經東郡增援陳留;一部八萬人,從青州、徐州增援高覽。

高覽自領大軍依照張纮臨別前的計劃,攻打城父,随後南下,直插汝南腹地,攪亂豫州的局勢。援軍則自谯縣北上,襲取鄢縣,阻絕梁國等地與許昌的聯系,同時又與圍困己吾的南軍取得聯系,穩固鄢縣的局勢後,繼續北攻梁國境內其餘城池,徹底将濟陰、山陽等郡孤立起來。

其間曹操手下衆人也不是沒有請命出兵之人,但是都被曹操拒絕,最後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梁國陷落,兖豫二州徹底被切割開來。

丞相府書房。

在曹操拒絕了手下人的建議之後,程昱思索再三,再次求見了曹操。

“丞相真的決定了?”

曹操知道這個老部下看出了自己的想法,他也沒有瞞着的意思,直接點了點頭。

程昱不由有些失神,有心直接離開,但是最後還是忍不住問道:“難道陛下不同意南撤?”

誰都知道劉協就是個幌子,他同不同意沒用,關鍵是曹操怎麽看。

“沒用的。”

曹操搖頭道:“我們根本走不了!要是在翼王退走的時候,或許還有可能,但是現在,想走也走不了。”

程昱一點就透,若有所思道:“丞相的意思是明軍早有準備?”

“要南撤,勢必要經過南陽,而南陽處于桐柏、伏牛二山的西面和南面。而我們和南陽之間隔着群山,要想過去,難難難!不說別的,就是博望一地,怕是就不容易過去啊!”曹操淡然的搖了搖頭。不是他不放在眼裏,而是打定主意後,反而眼界開闊,看透了局面。

“這也好辦,只要以大軍開道,撤退還是容易的。”程昱仍不死心,又給出了建議。

曹操搖頭,問道:“仲德可還記得翼軍撤退的原因?”

“漢中被下?”

“不不不,漢中有沒有被明軍拿下,實際上并沒有關系。本相以為,就算沒有漢中之事,翼軍也早有撤退之心。”

曹操道:“翼軍之中的軍士多是南方人,水土不服嚴重不說,又少有騎軍,根本難以抵擋明軍。”

程昱沉默了一下,點了點頭。

曹操又道:“況且翼軍東面屏障被破,又難以攻入洛陽腹地,自然只能撤兵。”

程昱面色一動,道:“丞相的意思是擊敗馬良的那些人現在在……”

“沒錯!”

曹操肯定道:“本相接到消息,博望、堵陽、葉縣等地均有異動,很有可能就是他們。”

程昱忍不住好奇道:“古往今來,都是南船北馬,明軍騎軍厲害也就罷了,竟還有如此厲害,可以于山林中擊敗翼軍的步軍,實在是令人費解。”

曹操卻道:“北面亦是多山,只要多加訓練,也不是沒有可能的。”

“這麽說來——”

程昱驚道:“明帝其實很早以前就已經在做準備了?這未免也太過自信了吧?畢竟這樣的士兵非是一朝一夕可以訓練出來的啊!”

“是啊!當我們還将目光放在兖州、豫州、司州等一郡一州之地的時候,他就已經着眼于整個大漢了。比我們高出了一籌不止啊!”

曹操亦是感嘆不已,随即卻又道:“還有,別忘了當年剿滅黃巾的時候,其實并未全部覆滅,其中最主要的一支太行山中的黑山軍最後可是投效了公孫度的。”

說到這裏,曹操面上多有諷意。

程昱見之也是面現不滿之色。

回首當年張角在巨鹿起兵,朝廷着人鎮壓,遂散。然而世家豪強,宦官外戚之屬,均無乘勝追擊之意,前者是為了養寇自重,後者是為了自己的地位。時至今日,卻真真養出了公孫度這一條巨龍,可謂是諷刺至極!

“哎,可悲、可笑啊!”

程昱心頭哀嘆不已。

曹操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,總之程昱沒有再勸,只是離開的時候腳步有些虛浮。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