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嘭~”
“該死的~”
嘭朗~
“來人!”
“陛下!”
“立刻、馬上,去給朕将兵部尚書、左右侍郎,督察院左右監察禦史叫過來!”
“是,陛下!”
當傳令之人離去,公孫度再次拿起了高順傳回的折子,認真看了起來。許久,公孫度放下,道:“老典,去把上次張遼送來的奏折拿過來朕看看。”
“是!”典韋應了聲,然後朝大殿角落的侍衛揮了揮手,方才退到了後殿,去尋公孫度所言之物。
“陛下,找到了。”
很快,典韋拿着多日前張遼寫的奏折擺在了公孫度面前。
公孫度将兩份奏折攤開,擺在一塊認真看了起來。
是出身的問題嗎?如果是這樣,那我還真是沒辦法,至少是沒辦法逆轉時光去改變這些的。誰說古人純粹,那真是……不過也是,純粹不代表沒有七情六欲,人都是有自己的主觀意識的,有看法也是正常。只是他們原本也不過是窮苦百姓,只是迫于無奈,才走上了那條路而已,沒人是想當反賊的啊……
公孫度的思緒漸漸走遠,直到徐榮等人到來。
“臣等參見陛下,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!”
公孫度回神,冷然道:“管亥将軍戰死在了荥陽,你們可知道?”
徐榮等人俱是一怔,為了一個幾乎都記不清名字的将軍把他們都召集起來,會不會太過了?
“陛下所說可是當初在青州投效我們的黃巾頭領?”徐榮對此人倒是有些印象,恭聲問道。
“不錯,就是他!”
公孫度肯定了一句,然後道:“他不是關鍵,但問題是朕聽說軍中有些人對他們這樣出身之人有些冷漠,不知道是真是假?”
初始幾人倒是并不在意,但是聽到後面,面色立馬就變了。
“陛下,此事臣有所耳聞,但是應該沒有什麽關系吧?”徐榮鄭重道。他是真這麽覺得,在他看來,軍中各個将領之間不服氣的多了去了,彼此之間有些許矛盾也是正常的。
“沒關系?”
公孫度反問道:“你們自己看看,到底有沒有關系!”
說着,公孫度将面前的兩道奏折扔了下去。
柳毅和陽儀的動作很快,一人撿了一份,然後被徐榮、田豐、郭嘉圍在中間一起看了起來。
“這……”
徐榮和田豐,還有郭嘉相互瞧了兩眼,面色俱是一肅,氣氛明顯瞬間就變得鄭重起來。
公孫度面色稍緩,道:“說說你們的看法吧!”
徐榮對于這種事情不知道怎麽處理,于是看向田豐和郭嘉。
田豐為人方正,朗聲道:“雖然看起來問題并不大,但是當初從黃巾投靠陛下的将校,以及普通士兵可是不少,今管亥将軍身死,難保不會激起他們心中的不滿,是以還請陛下下旨,矯正過往!只有這樣,才能讓所有将士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,否則難保不會釀成大禍。”
公孫度點點頭,卻沒有表示贊同,又看向郭嘉。
郭嘉會意,道:“田禦史言重了!”
他知道田豐是個直來直去的人,也就直說了。
“且不說陛下下旨能不能平複其他人的差別對待,抑或是安撫從黃巾而來的衆将士,但是首先一點,這對陛下的威信有着不小的影響。”
田豐是個聰明人,一聽就明白,當即請罪道:“臣糊塗,險致陛下威望大損,還請陛下責罰!”
“元皓也是為了朕着想,只是太過着急所以忙中出錯罷了,是以朕赦你無罪!”公孫度安慰道。
“謝陛下!”田豐感激涕零道。
郭嘉見狀,繼續道:“臣建議,立即下旨追封管亥将軍,用以平複一些人心中的不安,同時也打消一些人的不當行為。”
“嗯,這好辦,等會兒朕就下旨追封管亥為護國将軍,北鄉候!”
護國将軍品級并不算高,但是“護國”二字不是誰都能擔待得起的。北鄉候,同樣不高,但絕對不算低,這對于管亥這樣出身,能得到這等爵位,絕對算得上是佼天之幸了。
“陛下英明!”
郭嘉恭維了一句,又道:“除此之外,為防生變,陛下一統天下的計劃得提前了。”
“嗯?”
公孫度面色一肅,認真思索了起來。
原本公孫度的計劃是穩紮穩紮,盡可能的減少傷亡,但是現在看來……
“說說你的原因。”
郭嘉解釋道:“人心難測!”
“無論我們做出什麽的努力,最後會變成什麽樣,誰都無法預計。所以還不如盡快一統天下,到時候就算出現什麽問題,也不用擔心外敵,可以安心解決,不致出現不可預料的變化來。”
公孫度喜道:“而且,讓他們動起來也能讓他們沒時間去瞎想那些有的沒的。嗯,很好,就這樣辦。”接着又眉頭一皺,道:“不過,加快速度的話,勢必會造成更多的傷亡,這……讓朕于心不忍吶!”
“陛下仁德,乃天下百姓之福!”
郭嘉道了句,然後又道:“若是按照原計劃,對各州各郡的影響肯定是最小的,但是傷亡卻不一定了。”
“哦?怎麽說?”
公孫度,還有田豐、徐榮等人都來了興趣,其中,徐榮倒是隐隐有所猜測,但也拿不準。
郭嘉淡淡一笑,道:“從如今的情況來看,無論是孫劉曹也罷,還是馬騰、韓遂、士燮也罷,他們都已經把我們當做最大的敵人。以後他們彼此之間爆發大戰的可能已經微乎其微,只會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我們身上。”
“嗯!”公孫度等人俱是點頭表示贊同。
“而如果原本以其餘州郡的情況,能聚集起百萬大軍,絕對是窮兵黩武,但是現在僅孫曹劉三方聯軍就有近百萬,這還不算他們腹地用以防守的大軍。”
公孫度聞言不由感慨道:“原本朕也不過是希望各地百姓能活下去,沒成想反倒成了曹操他們手中的利器,得以大肆擴軍,哎,說到底都是朕的錯啊!”
“不!陛下沒有錯!”
郭嘉毫不畏懼的反駁道:“陛下只是憐憫尋常百姓罷了,這一切要怪也只能怪曹操等人太過狂妄。”
公孫度搖搖頭,沒有再說什麽。
郭嘉也只能熄了心思,道:“在食物豐沛的情況下,我們拖延的時間越久,打得也就越久,傷亡自然不僅不會變少,反而會增多。因為沒了人,直接征募就是。”
公孫度沉默了一會兒,嘆道:“奉孝所言有理!看來要減少傷亡,反倒不如行雷霆行動,一舉将其擊垮,反倒比遷延時日更好。”
頓了頓,又道:“這樣,明日早朝的時候就由奉孝你來提,到時候讓大家一起議一議。”
“啊?”郭嘉苦着臉說道,“陛下,要不換個人?”
“既然是你出的主意,你不提誰提?”公孫度一臉戲谑的說道。
郭嘉看了看一臉看戲模樣的徐榮等人,喪氣道:“好吧!”
翌日早朝,郭嘉在公孫度的一再暗示下提出了盡快一統天下的建議,并詳細說了自己的看法。
以荀攸為首的內閣并未立即同意,只是問道:“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,若是要一統天下,我們的糧草儲備可能沒有那麽充足,至少是不足以百萬大軍半年之用的,畢竟今年沙州等地要消耗的物資非常多。”
郭嘉反駁道:“今大漢各地除了韓遂所在西涼,均早已種植了番薯等物,已經可以自給自足,而我們要做的只是平定這些地方即可,不像以前那般,每拿下一地都要耗費大量物資進行赈災。如今,需要的僅僅是重修城池罷了,而這些可以在一統天下之後慢慢弄,完全不用着急。”
“實際上,最關鍵并不是這些,而是要如何才能盡快拿下其餘州郡,完成一統。想來,諸位不會覺得曹操等人就是吃素的吧?”
随後,朝中大臣對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讨論,直到中午都未能拿出一個一致的方案來,不過倒是統一了盡快一統的看法。
曹操等人還不知道因為管亥的死,讓公孫度有了加速一統天下的決定。
關羽領兵抵達了汜水關以東的洛陽地區,曹軍早做好了撤退的準備。關羽也不客氣,迅速接手城關,尤其是像汜水關這樣的要地。
劉備接到關羽的傳訊,有種做夢的感覺。回過神,趕緊着人請來諸葛亮和馬良。
“軍師,曹操此舉可是有何陰謀詭計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