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州,襄陽。
北面,明軍動作越來越大,探騎在襄陽以北四處往來馳騁,宛城聚集起二十萬大軍,明軍南下已成定局。
然而,馬良卻覺得情形有些不對。
馬府。
馬良将荊州地圖攤開,看了許久,也想不到到底是哪裏不對。
馬良将目光一收,心頭嘆道:“現在就希望江東的消息能快一點傳回來!”
正這樣想着,下人突然來報:“老爺,大将軍有請!”
有消息了?
馬良懷着這樣的疑惑,整理了一下衣襟,出府往大将軍府而去。
到了府上,馬良并未見到關羽,而是看到了關平。
“馬侍中,父帥在城南軍營操練士卒,不能親自接待,還請見諒!”關平恭敬道。
馬良忙回道:“小将軍言重了!”
關平颔首,遞過一物,道:“請侍中過來,主要是江東的消息傳回來了,是好消息。”
“好消息?”
馬良嘀咕一句,沒有多言,直接打開看了起來。然而,越看,面色越嚴峻。
關平見他這般變化,面上滿是不解,道:“侍中,哪裏有問題嗎?”
馬良點點頭,然後卻也不解釋,只是問道:“有沒有益州和荊州、揚州三地的地圖?”
沒有自然是笑話,關平應了聲就轉頭進了書房後面。不多時,就帶着三卷地圖回來,一一-鋪在了桌上。
馬良動手,将他們按照左中右,排列在一塊。
看了不過幾眼,馬良就閉上了眼睛,低呼道:“完了!”
“完了?”
關平還在看地圖,并未聽清他的話,問道:“侍中,哪裏有問題嗎?”
馬良定定神,指着地圖上的宛城和舒縣說道:“明軍在這兩個地方屯兵超過三十萬,每日消耗的糧草絕對是天文數字,然而就是這般,明軍卻只是聲勢浩大,卻始終不動。你說,他們想要幹嘛?”
關平久經戰場,想了想,有些領會了,但又不敢肯定,語嫣不定的說道:“欲蓋彌彰?”
馬良愣了一下,道:“這麽說也不錯,不過聲東擊西或許更加恰當。”
頓了頓,馬良很是肯定的說道:“現在明軍肯定已經對益州動手了,而且絕對不是一兩天的事情。”
關平疑惑道:“不可能吧!要是這樣,為什麽我們還沒有收到消息?”
馬良低沉道:“一定是!原因只有一個,那就是送信之人遭到了截殺,也只有這樣才能說得通為何我們到現在都還沒有收到消息。”
“而且明軍完全有實力辦到!他們只需要在出川的某處進行截殺就行了,幾乎可以完全隔斷我們和成都的聯系。”
說話間,馬良腦海中出現一副地圖,在地圖上的某些地方有着鮮紅的小點,那代表着明軍的截殺。地點很多,但無一例外,很有用。
或許明軍早就做好了布置,只等今年啓用。
這話馬良是沒有說的。
關平卻急了,道:“那我們現在應該怎麽辦?立即出兵支援嗎?”
馬良聞言就感覺到頭疼了。從兵力上來看,他們完全處在下風,怎麽辦都是錯,或許最大的錯誤就是今年沒有先一步開啓戰事。
也許這樣做會敗得更快,因為明軍顯然早就做好了準備,但是除此之外馬良真的想不到辦法。
關平見他不答,轉身就往外跑。
馬良見了也不阻攔,也随後跟着出了大将軍府,往城南軍營趕去。
等他趕到軍營,就見到關羽父子二人幾乎已經決定了出兵增援的計劃,急忙阻攔道:“大将軍三思啊!襄陽的大軍調走,完成的二十萬明軍随時可能南下,到時候襄陽怎麽辦?”
關羽聞言一頓,卻仍是堅定道:“陛下安危重于泰山!”
馬良知道是兄弟之情發作,換了個方式勸道:“目前益州形勢不明,若是貿然動身,難保不會中了明軍下懷。良以為,當遣探騎先行前往打探消息,待明确之後,再行動身。不過,為了避免發生意外,探騎最好另做打扮。”
“為何?”
随即,不用馬良解釋,關平就将之前馬良的猜測說了出來。
關羽當即就同意了此事,但是對于出兵一事,仍是堅持。
馬良不由大覺頭疼,争辯許久,最後也只能同意下來。思索半晌,建議道:“既然大将軍堅持,那我們最好将明軍南下的消息傳到江東。”
關羽瞬間就領會其意圖,贊道:“很好,若是有吳軍牽制明軍,哪怕只是一部分,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極好的消息。”說着,還握了握拳,顯得很是興奮。
馬良卻沒有那麽樂觀。經過和諸葛亮的通信,二人都肯定明軍有這一套常人難以理解,速度卻奇快的通訊方式,只要襄陽大軍離開,在宛城的明軍絕對不會坐視,一定會趁勢南下,狂攻猛打。而且,入蜀支援一事,馬良也覺得沒有那麽簡單。
不得不說,馬良和諸葛亮這樣的人确實厲害,料敵先機或許都是貶低。奈何,傳訊方式,行軍速度,衣甲器械等等,遭到全方位的碾壓,再是智計百出也是無濟于事啊!
果然,關羽親自領兵五萬入川支援的消息次日就傳到了高順耳中。
“傳令!”
“所有人收拾好行裝,到我們出手的時候了。”
……
劉巴說降南充以後,還欲繼續往南,前往安漢,但遭到褚燕的拒絕:“劉将軍立功之心本将甚為理解,也知道劉将軍這麽做并非全是為了功勞,亦是不想有更多的人犧牲。但是安漢遙遠,不若一道沿江而下,屆時再做打算。”
劉巴只是一想就同意了下來。因為南充到安漢的路确實不好走,或者說蜀地也就成都那一塊兒的路稍好,其他地方的路都不好走。沿江而下不僅速度快,還能好好休息。只不過劉巴有些懷疑褚燕等人能坐船嗎?
能嗎?
到了船上,劉巴就發現自己白擔心,因為所有人就像回家一樣,輕松就跳上船來。那種輕松,絕對不是第一次坐船之人能做到的。(老實講,坐船有那麽可怕?獨孤提喜歡坐船的,不管是大壩建成以前還是以後,莫名的喜歡。)
到了安漢,劉巴再次說服了其守将,褚燕順利接手了城池。這讓他很是吃驚,因為從消息上來看,劉巴在巴西郡不過兩年多時間而已,居然能有如此威望,絕對不一般。
不過繼續沿江南下,就要走出巴西郡了,劉巴就起不到什麽作用了,而他自己也沒有再提出類似的想法。更讓褚燕明白劉巴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,決心等拿下益州後向公孫度推薦他。
褚燕繼續行舟南下,趕往墊江(喵的,發現好多現在的地名)。
行舟雖快,但是江水九曲十八彎,也只是相對路上的難行稍快而已。
此時,公孫度已經趕到了梓潼,在離城不到十裏的地方立下了營寨,端的是嚣張得很。
“該死!明軍這是想要幹嘛?想要幹嘛?”張嶷狂怒,但也只能無能狂怒。想要出城與之一戰,但是看着那龐大的明軍,也只能按下此心思。
“王爺駕到!”
突然的呼喊,讓張嶷一驚,忙轉身看了過去,正好見到劉封的護衛,心頭不由一苦,上前拜道:“臣張嶷參見王爺!”
劉封悶悶道:“明軍到了?”
張嶷自然不敢,也不會胡說,點頭道:“已到城外。”
劉封點點頭,沒有再問,而是邁步來到了汝牆垛口,張目往外望去。
看了半晌,劉封皺起了眉頭,道:“知道是何人領兵嗎?”
“額……還不清楚!”張嶷心頭一驚,旋即緊張了起來。
劉封怒道:“大敵當前,連敵人是誰都沒有弄清楚?”
“是臣失察!”張嶷爽快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。
旋即張嶷派人出城打探消息。
不多時,消息傳回,卻是令張嶷和劉封大驚。
“什麽?是他?”
劉封震驚過後,喜不自禁道:“快,立即着快馬上禀父皇!”
“什麽?”
張嶷還在震驚中,沒有緩過神來。
劉封面色不改,滿是喜意的再次說了一遍。然後張嶷就同意了下來,他的心也火熱了起來。
“王爺,我們要是抓住了明帝,那是不是……”
劉封輕飄飄的蔑視了他一眼,道:“要是有那麽容易,明帝還會活到現在?”
張嶷頓時一噎,因為任誰都知道明帝公孫度喜歡上戰場,而且很多時候還會親自操刀動手,按說即便沒有被擊敗,也總會有點兒意外啥的,可事實就是直到現在都是所向無敵,凡是近身的,都被砍成了兩半。
修書一封,飛報成、都。
而此後三日,黃敘帶兵開啓換成三日游。把張嶷和劉封可是氣了個夠嗆,恨不得能将其大卸八塊。事實上他們也這樣幹了,只是派出去的人就像肉包子……額,是軟柿子,被明軍想怎麽捏就怎麽捏,結果一去不返,損失了千多人,毛用都沒有。
然後,就只能生悶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