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669 章 老宅

咻~嗡嗡嗡

利箭警告,尾羽在顫動。

魯肅從心的停了下來,心頭疑惑道:難不成猜錯了?

“來者可是魯肅?”

魯肅覺得說話之人有些沒禮貌,哪有直呼其名的,但是想到眼下的境地,應道:“正是區區,不知是哪位将軍在此?”

“哈哈哈!”

“程某恭候多時矣!”

話音落下,不遠處的船頭出現一個人影。

視之,并未見過,魯肅不由拱手道:“恕魯某眼拙,不知将軍是?”

“哈哈哈!”

程咨肆意大笑道:“是程某的不是,本将程咨是也!”

“程咨?”

魯肅呢喃了一句,眼前一亮,問道:“敢問程将軍與程普都督是?”

“程副都督正是家父!”

程咨說完,轉移話題道:“魯大人這是要南歸嗎?”說着,又點了點頭魯肅身後一片。

魯肅點頭道:“正是。只是不知将軍攔路于此可是有何高見吶?”

程咨似是并未聽出魯肅的不快,淡淡一笑,道:“程某來此不過是為了傳話罷了。”

“傳話?”

“沒錯!”

程咨點頭,霎時變得嚴肅,微微垂首道:“陛下有令,帝國即将一統,還請吳王好生照料喬氏老宅。若有毀傷,全都算在孫氏頭上。”

孫氏,魯肅并不覺得是指其他人,鐵定是說孫策所在的孫氏。

不等魯肅發問,程咨又道:“程某傳話完畢,魯大人再會了。”言罷,程咨轉頭回倉,根本不給魯肅說話的機會。

不多時,橫貫江面的戰艦緩緩動了起來,看樣子是要離開了。

魯肅也懶得再問,想了想直接退了回去。

“他們怎麽走了?”

面對孫策直接的問話,魯肅沒敢隐瞞,但是也沒敢全都說出來,畢竟這是一個暴躁漢子。

“他們是來傳話的,希望大王能保護好喬家老宅。”

上當了!

說完,魯肅感覺到不妙,之前他的注意力全被“帝國即将一統”六個字吸引了,現在卻發現根本的東西都在“喬氏老宅”上,當年……算了,不要說,說了怕是人頭不保。

“什麽?”

果然,孫策立馬就炸了,吼道:“保護喬家老宅?他瑪的喬家老宅關本王什麽事情?他娘的,欺人太甚!”

魯肅尴尬的欲要勸解,孫策卻憨憨的下令過江,讓他沒有開口的機會。好在過江很順利,要不然魯肅真不知道是不是應該自刎謝罪了。

大軍過了江,魯肅急急忙忙欲要找孫策,卻見陳武來到他面前,道:“軍師,大王有令!”

“肅聽令!”

“大軍過江,軍師速速帶人回返。”

“是!”

魯肅應了聲,然後道:“敢問陳将軍,大王今在何處?”

陳武似是早有所料,道:“大王另有要事,軍師不用擔心。”

這是擔不擔心的問題嗎?

魯肅很想揪着陳武問問,但是沒那實力,也沒那機會,沒見陳武說完就跑了嗎?

魯肅感覺到不妙,一面傳令加速渡河,一面修書一封,着人飛速送往柴桑。

張纮接着書信,也感覺到不妙,但是此乃吳王家事,作為臣子實在不好參與進去。思索了一番,張纮先是入宮(王宮)拜見王太後吳氏。

吳氏聞訊,當即着人叫來了孫權,讓他前往皖縣相勸。但也僅僅是相勸,吳氏并不覺得真的做了會有什麽不好。

這年頭抄家滅族雖然不能說常事,但是也是差不離了。那毀個宅子也沒什麽大不了的了。

上路的孫權也是這般看法,但是張纮卻看到其中的危險,卻也沒法再多說,只能退下。回府後,張纮心中多有不安,甚重考慮之後,又着人送信前往吳郡。

來不及是肯定的,但是必須要阻止後續的事情發生。

所有人之中,能阻止的只有吳氏和孫靜。一個是母親,一個是叔父,都是長輩,其餘人……

孫權趕到皖縣的時候,孫策早已經把活兒幹完了,看到只是一片廢墟,于是幹脆的什麽也都沒說。

“大哥!”

孫策反倒詫異起來,點點頭,問道:“你怎麽來了?”

“額……”孫權想了想,沒有撒謊,将事情原原本本說了出來。

“哦,原來是這樣!好了,我們一道回去。”

孫策同樣不覺得有什麽不妥,雖然心中有些後悔吧,但不妥和後悔是兩個概念。只是心中多少對魯肅和張纮的做法有些不滿,加上這次北征的失敗,孫策也不過是想借此發洩一下,結果卻……

本在吳郡安心養老的孫靜接到書信,卻不鎮定了。令管家簡單收拾了一下行禮,又叮囑時為定武中郎将的長子孫暠小心戒備,然後就急急忙忙啓程趕往柴桑。(孫策時期的首府實在沒查到,只能根據自己所推測、記憶的來定了,依稀有孫權從柴桑遷移治所到秣陵,并改名建邺的事情。)

比孫靜更快的是他的書信,嚴厲的措辭,讓剛回到柴桑的孫策一下子就煩躁了起來。

孫靜與孫堅是親兄弟,可以說自孫堅去世後,他就是孫策的父親。當然了,孫靜也做到了“父親”的職責。回望孫策崛起的道路,若是沒有孫靜相助,現在還不知道是不是早已随袁術魂歸地府了。

孫策成長起來後,孫靜又以不想操老,只想安心養老為由,回了老家吳郡。事實上是這樣嗎?是也不是。

是是因為孫靜的的确确這樣做了,不是是因為孫靜這是在将孫氏家主之位讓給孫策,讓其能夠以江東之主的身份安心打理江東。

孫策不傻,明白孫靜的意思,所以對其多有敬意。

然而孫策送來的信,仍是令孫策不滿,主要言辭着實有些犀利。身居王位已有數年的孫策,身上多了幾分傲氣的他,哪能受得了這種……斥責?

不管如何,孫靜到來的時候,孫策還是親自出城相迎,表示尊重。孫靜見他如此,也不好立即發作,簡單相互問候了兩句,然後一道入城。

孫靜和孫策不知道的是,在這一刻,喬氏老宅的事情也在江東彌漫。

待入了王宮,明白孫靜來意的孫策當即就要溜走,卻被孫靜叫住了。

“大王且慢,臣有話要說。”

說完,孫靜又看向周圍的大臣,尤其是為首的張纮,道:“靜與大王有些私事要談,還請諸位見諒。”

張纮會意,當即領着衆人離開。

孫策又覺得不滿了,這簡直就是在挑戰他的威信嘛。幹脆也不走了,懶散的坐在王位上,看也不看孫靜。

孫靜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麽說了,斟酌了一下,才道:“伯符,這麽叫你沒問題吧?”

好久沒有聽到這個稱呼的孫策不免愣了愣,昔日的親情也開始在他心間回蕩。點點頭,道:“沒問題,叔父這麽叫乃是應該。”

孫靜微微點頭,道:“喬氏老宅毀了就毀了,但是不知道伯符可有對喬氏祠堂動手?”

“額~”

孫策愣了下,回憶起當天的事情來。孫靜見此也不打攪,只是靜靜的等着,但是心頭卻是急得不行。

“好像……沒有~”

孫靜的心霎時間就放下了。

“又好像有!”

孫靜又不淡定了,急問道:“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啊?”

孫策這個時候也感覺到不妙了,祠堂有重要,不用別人說,他也知道。只是一急吧,孫策反倒記憶混亂了,想不起到底有沒有了。

“記不清了。”

孫靜也覺得傻了,好在他早有安排,只能壓下心頭的怒火,道:“那就等等吧,過兩天就知道了。不過……”

說着,看着孫策鄭重道:“在此之前,伯符一定要安撫好江東的所有世家,至少不能讓他們覺得我們要對他們動手。”

“這……”

孫策大驚道:“不能吧?有這麽嚴重?”

“怎麽不能?”

孫靜陡然怒道:“喬公名望著于江東,無意于蔡蒯黃馬之于荊襄,受其恩惠者不計其數。哪怕張纮、魯肅等人見到也得以弟子自稱,蓋因當年也都曾受其教誨。其中又以顧氏家主顧雍為最,當初此人能拜蔡邕為師,皆因喬公引薦。”

“這……他們應該沒關系吧?”孫策驚問。

“蔡公當年流落,曾受喬公照料,關系極佳。”

孫靜說到這裏,面上陡然一板,道:“伯符,可知當年你去喬府搶人一事引起了多大的波瀾?”

“沒有吧?”孫策回想當年,好像沒事啊。

孫靜恨恨道:“沒事?沒事?沒事?”

三個連問,讓孫策覺得事情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簡單。

“當年你要是真搶到了,大家礙于喬公的聲名可能也就算了,但是你沒有搶到啊,所以麻煩就到了。要不是你叔父我,還有我那死去的兄長,那時候還有幾分薄面,你以為江東這些世家會怎麽樣?僅憑你那血腥的殺戮就能辦到了?”孫靜有些恨鐵不成鋼的說道。

孫策有些懵了,當年他本以為只是被奪了利益,那些世家才會不爽,現在看來并不是這麽簡單。

待孫策回神,孫靜又道:“要是喬氏祠堂毀了,伯符,你打算怎麽辦?”

孫策沉默不語。

孫靜也不管他,自顧自的說道:“喬公如今貴為國丈,哪怕我們和明帝不對付,但是喬公的威名比之當年也是絲毫不差。再加上這麽多年過去,喬公年紀大了,遲早是要落葉歸根的,屆時消息要是傳出,會怎麽樣?”

魯肅坑孤?

孫策沒理會孫靜,反而回想起之前魯肅的話。他總覺得魯肅并未說實話,肯定有什麽瞞着他。當即孫策就想招來魯肅,但是念頭剛起,卻又想到魯肅這個時候應該還在半路。

別嫌慢,走路也就這樣了。坐船魯肅是不敢了,怕明軍水軍再來。就算是坐船,這個時候的船也不可能有多快,尤其是還是逆流。不是個個都是明軍戰艦。

好吧!

孫策只能等了。

孫靜見他這樣,氣就不打一處來。

“伯符,先認個錯,然後想辦法重修喬氏祠堂吧!”

認錯?

孫策立馬就炸了,十分嚴肅的說道:“不可能。”

“你~”

孫靜氣得要死,但是一想孫策現在的地位,以及那高傲的性子,只得按捺道:“那大王打算怎麽辦?”

聽到叔父的稱呼,孫策知道是真的生氣,但是要認錯是絕對不可能的,想了想,道:“現在這些世家應該不敢真的亂來,要是敢,到時候挑幾家跳得厲害,直接抄家滅族,殺雞儆猴。”

“事已至此,也只能如此了。”孫靜也沒有其他辦法,只能贊同。

“好了,走了。”

說完,孫靜打了個招呼就離開了。待孫策反應過來,讓人前去相尋的時候,才知道孫靜已經住進了驿館。

這令得到消息的吳氏很是不滿,将孫策叫到跟前狠狠的罵了一頓。

面對老母的呵責,孫策沒有半點脾氣,只得親自前去相請。

孫靜仍是不願住進王宮,但是也覺得繼續住驿館着實有些令孫策為難,只好住進了孫權的府邸。

吳氏也不是胡攪蠻纏之人,孫策的耳根子立馬清淨了。

數日後,魯肅還未歸來,被孫靜派去打探消息的健仆回來了。

“喬氏祠堂毀了個幹淨?”

孫靜很是吃驚孫策的下手之狠,但是也別無他法,只能期待孫策辦法有效。又留了幾天,見并無異動,孫靜便向孫策告辭,啓程回吳郡去了。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