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當、當、當……”
急促的鐘聲響起,緊接着高昂的吼叫傳來——
“敵襲~”
嘹亮的聲音傳出了老遠,甚至引得公孫度笑了句:“這人的肺活量真是夠高,要是用來當傳令兵絕對是上佳的人選。”
這話公孫度只是心裏跟自己說的,實際上,卻是眉頭輕皺,對一旁的黃忠、柳毅等将說道:“我們是不是錯過了突襲的機會?”
黃忠和柳毅很想說不是,但就目前東沓城的反應來看,事實上就是這樣的。因此為了不昧着良心說假話,又不想因此讓自家主公丢人,衆将默契的沒有說話,連點頭搖頭都沒有。
前幾天,黃忠等人相繼率兵抵達襄平,僅休整一晚,便大軍開拔,殺奔東沓而來,于昨夜抵達東沓城三十裏外。
既然錯過了,那就将錯就錯!
不知道是誰說過這樣一句話,公孫度将他貫徹到底,按照計劃行事。待東沓城頭的人影變得重重疊疊,公孫度對陽儀點頭示意。
陽儀當即出陣,上前吼道:“齊家主可在?我家主公請你一敘!”
東沓,起源于春秋戰國以及秦末涉海而來的中原百姓,他們仍是多以家族統治,其中尤以齊、魯、衛、陳、姬、鄭六家為主導。而這之中,尤以齊家最為強大,算是東沓名義上的統治者,其餘五家稍矮了他們一頭。
與之來歷相同的沓氏,則是以徐、蔡、宋、周、吳、王六家為主導,徐家則是沓氏名義上的統治者,不同的是,因為沓氏可以算作是擁有兩座城池的勢力,前四家居于沓渚,後兩家居于沓津,并以吳家為主導,算是沓氏的副手統治者,在沓氏的話語權僅次于徐家。
“齊兄,看來對方是有備而來啊!”
衛家家主與齊筒向來不對付,因此在陽儀的話剛剛落下,便對其說道。不過從他話中也能看出此人能與齊筒作對卻沒有被擊垮,是有着不錯的智商的,只是轉瞬間便聽出公孫度已經将他們的大致情況了解到了。
齊筒看也不看衛裏,掃了眼城外公孫度的大軍,然後說道:“諸位可知他們是何來歷?”
言畢,不等其餘五家的家主說話,便上前應道:“敢問閣下是誰?閣下的主公又是誰?”
聽起來似乎有些氣勢不足,事實上似乎也是,不過公孫度此來帶來了兩萬五千五百大軍,其中“騎兵”便有一萬七千五百人。實際上只有四千五百,其餘的只不過是騎着馬,假作騎兵而已。
這是早先公孫度和魏攸定下的計策,用以震懾東沓,因為即便戰起,有八千步軍完全可以擋住東沓,這還是東沓惱羞成怒,直接殺上來的情況。
騎兵,永遠比步軍更有威懾力!
陽儀回道:“我家主公乃是遼東郡太守,今日此來便是為了完成對遼東郡的管理。”
齊筒本來心底還有着一絲僥幸,因為異族的大軍盡是騎兵不說,陣型并不嚴整,而眼前的大軍,勉強可以說是全是騎軍,但陣型十分的嚴整,看上去就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氣勢,讓他感到恐慌。
齊筒沒有立即回話,而是對身側同樣感到震撼的五位家主問道:“諸位覺得應該如何應對這數萬劉漢王朝的大軍?”
說着,還朝衛裏不着痕跡的挑了挑眉。
有道是最了解你的人,往往是你的敵人。衛裏和齊筒争鬥多年,衛裏對齊筒了解甚深,齊筒自然也對衛裏了解遠超其他人。
因此,齊筒雖然自覺才智過人,方才能壓制其他家族三十餘年掌控者東沓城,但對衛裏也是極為敬佩的,認為其才智與他相比也是不遑多讓,倘若不是衛家原本的實力是六家之中最弱的,或許衛裏便是東沓的掌控者,而不是他齊筒。
即便是這樣,在這三十多年裏,衛家也一躍從最末,成為僅次于齊家和魯家的第三大家族。齊筒覺得,或許等他們這些人故去,下一代東沓的掌控者指不定就要落在衛家了。因為衛裏的接班人亦是頗肖其風。
不過,這還得能渡過眼下這一道難關才行,若不然一切都是枉然。所以齊筒才會“挑釁”、“刺激”衛裏。
然而,令齊筒失望的是,衛裏并未理會他的挑釁、刺激,這是淡然的看着城外的公孫度的大軍。
“難道這老家夥早就和他們有所聯系?”齊筒心底升起一個可怕的想法。想完,齊筒覺得不太對,這樣容易引起內讧,勝算将會進一步降低。只是當他越想将這個想法驅出腦海的時候,卻越是根深蒂固,不斷的在腦海中劃過去,劃過來,就像劃船一般。
魯、陳、姬、鄭四家家主沒有發現二人的小動作,正一臉頭疼的看着城外的大軍。
“不若先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麽樣的目的?”六家之中,年紀最大,一向讓人提不起多少注意力的陳家家主突然說道。
齊筒卻知道這個老家夥才是他們之中城府最深之人,陳家在六家之中排名不高不低,話語權也是不高不低,但是其實力卻是六家之中最讓人看不透的一家。按理說以陳空的能耐掌控東沓可謂是輕而易舉,但偏偏就放棄了,因此齊筒當初才能順利上位。
可這麽多年過來,齊筒卻明白這個位置是一個燙手山藥,就比如此時,他作為東沓的掌控者,必須出面與公孫度交談,若是有個什麽,也必須身先士卒。
最好的選擇,其實便是陳空這般,有着一定的話語權,但又不是六家之中最強(明面上),也不是最差,可以說是最不引人注意的位置。
“老狐貍!”
暗罵了一句,齊筒卻又不得不贊同陳空說得很對:“好,那就試試看他們的決心到底有多強。不過……”
“不過什麽?”衛裏似是明白齊筒的想法,出口做了個臺階。
齊筒沒看衛裏,但心底卻是小小的感激了一下,繼續道:“不過如果對方真的是鐵了心要東沓的話,希望大家能竭盡全力守護我們的利益。”
齊筒明智的沒有說保護東沓之類,而是說的“利益”。大家共居此城,能和平相處,便是因為利益,因為有共同的敵人。先前是沓氏,是三山,現在是眼前之人。
以前為了利益與沓氏、三山作戰,現在自然也要為了利益與公孫度一戰。
齊筒說這話的時候,特意将注意力留出三分放到了衛裏身上,但是并未得到他想要的結果。
“難道是某猜錯了?想多了?”
轉瞬,齊筒收拾好心情,對城外呼道:“如何證明你們是遼東太守的人?要知道整個遼東能擁有的軍士也不過兩千罷了,你們這十倍不止吧!”
“哈哈哈!”
陽儀正要按計劃回話,公孫度的一陣大笑就将其打斷。
“不要試探了,某便是遼東太守。兩年前,陛下命某整頓遼東,今日便是到了最後的時候了,就差你們東沓三城了。”
“是鮮血,還是和睦相處,由你,以及你們一言而決!”
“某只給你們一刻鐘的時間,時間到了,如果你們還沒有下定決心,某亦會當做是選擇了鮮血!”